发布时间:2011-07-08 23:52:08访问次数:信息来源:魏国超
写在前面的话:本文作者魏国超同志先后担任桃源县政府县长、县人大主任、离休后担任老年科协会长。近些年来,为发展我县富硒产业,他不顾年事已高,深入基层,就富硒产品开发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以曾经担任县政府、县人大“一把手”的战略眼光和作为本身原本就是农业专业院校毕业的“科班”学识的功底,写下了很有指导价值的调研文章,值得一读。 ——编者
随着人民富裕水平不断地上升,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于是各种类型的硒产品成了走向不少人群理念追求的时新、时尚、时令食品或保健饮品。当前,对硒产品的认识和认定各有不一。硒产品的生产者和促推者把它对人类生命健康长寿的作用宣传得淋离尽致;硒产品的应用和食用者处于试探性,在补硒的必然王国中碰撞,未能取得自由;权威和主管部门对此尚未公开发出任何声音;行政机关和领导从慎重考虑处于中立态度。为此,我们县老科协围绕补硒的作用、针对什么人群补硒和怎么补硒展开了专题座谈、访问、调查,查阅了关于硒元素的各类资料和研究成果。通过调查我们认为,补硒必须要有科学认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实践,要消除补硒过程中的认识误区、操作盲区、管理漏区,使补硒之事按照系统工程方法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实效化和科学化。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补硒来势可喜
我县含硒农副产品通过多年的研究、试验、试点、示范、推广,取得成功之后,2006年被湖南省全民补硒办授予“湖南省富硒农产品基地县”。桃源县的中华名果——富硒柑橘、富硒大米、富硒鸡蛋、富硒茶叶、富硒虫子桃源鸡、富硒蜂蜜6个富硒产品被湖南省全民补硒办评定为湖南省全民补硒工程指定产品。有富硒柑橘、富硒增甜素、维生素锌硒肥等获得了三项国家发明专利;取得了一个国家级星火计划;三个国家级品牌;四项科技成果。从2008年开始,富硒农副特产品由示范性生产进入到规模化生产和深度开发,其产品由零星分散叫卖走向批量集中上市销售,并畅销于上海、广州、杭州、郑州、温州、东莞、长株潭等大中城市。到2010年12月底止,全县有13个乡镇先后建立了各类富硒农牧副鱼产品基地22个,开发出包括果、粮、油、茶、鸡、蛋、菜、蜂蜜、蜂胶、酒、擂茶、野蒿棕叶粑、淮山、牛肉等28个富硒产品和品牌。富硒农产品种植面积达2.05万亩,生产总量5370吨,总产值5993.8万元,利税近200万元,农民直接增收1160多万元。实现了我县富硒农牧副产品、产业的系列开发和规模化生产以及市场开拓和经济社会效益,在经济生产领域中颇具冲击力和影响力。
二、补硒前景广阔
根据很多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得知,人体补硒的意义十分重要。硒是15种每日必须摄取的膳食营养微量元素之一,是人类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非金属元素。它能分解人体内的自由基,使人体有毒的过氧化物还原成无害的羟基化合物,从而提高人体抗氧化、抗衰老,增强免疫功能和激素分泌的能力,实现人的寿命延年益寿。硒有防御因细胞老化所引起的视力下降、动脉硬化、心肌梗塞、中风、糖尿病、肺炎、癌变、皮肤雀斑等40多种疾病的作用;还具有中和镉、汞及其他重金属毒性的功能。1988年10月,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人每日补充硒50~250微克,将会对每个人的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开发和发展硒产业是一项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随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富裕,经济社会的发达,人们把提高生活质量、生存质量、生命质量提到了首要议事日程,对健康长寿的追求,成为了每个人绵绵不断探求的梦想。现实当中更是如此,前些年当富硒农产品小批量、小品种出现在市场上时,少数人就到处打听信息或托有关系的朋友购买,表现出非理性消费;现在很多人对硒产品的认购进入到了选品种、选品牌、选标准、选质量、选需求的理性消费了。由此看出,大家对硒元素与人生命的关系是认同的,对硒的需求是渴望的。展望未来,硒产业的前景无限,是一个具有后发优势的新兴产业,也是一项本少利多的惠民产业,更是一种健体防病的民生产业。
三、补硒任重道远
全民补硒惠及民生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很多概念和工作目前还不一定很清晰和清楚,掌握和调控起来难于把握尺度和准确度。如缺硒的人群从身体的内、外表上有什么表现和反映?或者会有某种疾病发生,暂都无法证实。又如富硒农牧副产品的色、香、味、形与同一品种的普通农牧副产品无法从外表上分辨确认出来。因此,这项工作中很多隐性指标显现不出来,带来了工作的难度。要把全民补硒搞准抓好落到实处,只有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手段,按照系统方法,严谨细致的操作才能完成这一惠民工程。
(一)对缺硒的地区、地域和地方不能含糊其词的讲普通话,而要通过科学普查,准确定位。就是说要对各地的水、土、气等与人有关的环境因素,多点采样进行化验检测,把不同地点的缺硒概念搞确切,界定出硒含量指标。然后,对缺硒不缺硒作出定位。
(二)针对研究成果,把硒能够起到防控的疾病,选定一批患者,通过膳食等措施进行补硒,然后对这些患者作长期的定人、定位、定期、定时的系统观察和检查,并建立系统档案,以验证补硒的实际效果。
(三)根据以杨光圻教授为代表的我国权威专家提出的缺硒人体每日补硒供应量标准是50~250微克,上限为550微克,下限为17微克,最佳安全剂量为400微克,中毒剂量为800微克作依据,制定出各类富硒农牧副产品的国家、省级和地方的各个级别的硒含量标准,以便生产者、收购加工者、经营销售者、消费者和监管检测者掌握操作。
(四)要建立硒产品进入市场的规范标准。凡属上市的硒产品要做到有商标注册、产品论证书、统一标签、统一包装、明细生产地址、生产厂家和出产日期等统一明确的规定,使消费者能放心使用。
(五)严格监管和检测,防止假、冒、伪、劣的“硒”产品满天飞,以保障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要建立监管机关、监测机构和检测机制。把硒产品的检测工作由过去单一送样检测改变为送样和到生产地现场、加工企业、市场、商场、超市进行随时、随地、随机抽样检测结合起来,做到当场公布检测结果。要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凡属进入市场的硒产品必须通过硒含量测定,其结果通过电子屏进行公示,让消费者知道硒产品硒含量是否达标,做到明明白白消费。
(六)硒元素、硒肥料和富硒农产品的生产必须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产业化工艺生产流程。包括工业化生产流程和农业化生产流程。不按照这两个严格的生产流程操作都会出现不可控制的局面。具体讲硒元素和硒肥料的生产一定要具有国家资格和授权的正规厂家按照国家制定的质量标准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严格的检测,达到规定的含硒指标才能允许使用。富硒农产品的生产实行企业(公司)加农场(农户)加基地,按照施用硒的技术操作规程要求,开展标准化生产,然后企业(公司)按合同收购加工,再注册商标上市销售的农业生产工艺流程。只有把握住这两个生产流程,富硒农产品的标准和质量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否则,假、冒、伪、劣的“富硒”产品在社会上就会泛滥成灾,消费者就不敢消费或无所适从。
(七)在开发和发展硒元素的人为直补和培育富硒农产品进行人工间接食补的同时,要注意天然富含硒元素的农特产品及天然饮用水的挖掘和开发工作。比如生姜、洋葱、大蒜、蔬菜和有些地方的天然饮用水中,都含有较高硒元素的成份。如果能够开发出更多天然富含硒元素的农特产品、蔬菜和其他食品,那就能为人们选择补硒提供更为丰富的内容和途径,实现全民补硒不就可以马到成功吗?
四、补硒多措并举
我们在调研中感觉到要实现全民补硒的目的,不是一项简单轻而易举的事情,不是一个社会中间组织、一个部门、一个企业(公司)、一个研究机构或营销单位单独能够完成的,它是一个较为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据此,提出如下建议,供各个方面参考。
1.建议各级政府应介入这一工作,主动牵头,组织有关的部门和各有关资深的专家进行调查研究,对全民补硒开展解剖,进行科学论证,作出如实如真的定位。然后明确工作的重点和目标。不搞跟风跑,不打糊涂仗,做到切实加强领导,推动全民补硒工程。
2.根据全民补硒系统工程各个环节和链条对接的要求,组织多部门协调协作攻关,把相关的任务分解分发到有关的职能部门,通过努力实现一些疑点、难点和重点的突破。使全民补硒工作顺利推进,使老百姓的补硒由被动变主动,由感觉到自觉,社会上形成一种非常良好和谐的补硒氛围。
3.发展硒产品,首要的工作就是抓好硒产品的安全和质量。因此,对硒产业、硒产企业和硒产品要进行严格的监管和监测。建立对硒产业的监管机构,强化硒产品的监管力度;建好硒产品的检验测试中心或检测室,强化富硒产品的标准质量;建设富硒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强化硒产品的安全把关。与此同时,要加强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对硒产业监管职权,加强市场管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硒产品。
4.制定扶持办法,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建议国家对统一收购的商品粮给予富硒生产补贴的措施,让城镇老百姓食用富硒粮食。二是鼓励农村居民主动补硒,从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做起,对每个农户的“口粮田”、“自留地”使用富硒增甜素和锌硒肥料的实施津补贴,按施用面积补实物不补现金,使硒产品进入平常百姓家,达到农村居民主动补硒的目的。三是支持富硒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帮助他们解决发展富硒产业的贴息贷款指标,增加特色富硒农产品的生产贷款额度,推动特色富硒产业的快速发展。四是督促宣传媒体对全民补硒和发展硒产业进行正面、正视、正确、客观公正的宣传报导,让老百姓心中有个真底不盲从,做到正确地认识硒、了解硒、掌握硒、补充硒,使全民补硒工程有条不紊地步入正轨,顺利开展。全民补硒和富硒产业是一新鲜事物和新兴产业,前人没有多的脚印,存在很多未知领域,我们的调研很不深入,也不成熟,还可能有很多的盲点和误区,恭请各方面的专家、领导帮教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