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富硒产业协会成立于2009年7月,第一任会长钟吉太同志,现任会长刘兴海同志,现有正副会长5人,设办公室、科技推广部、质量监管部、产品营销部、科学补硒部、宣传推介部,并建立了桃源富硒网站和硒旺桃源公众号,现有会员110名,会员单位87个。近些年来,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在上级协会组织的支持下,在县委社会组织工作部、县民政局和县行业主管部门(县工商联、县农业农村局)的管理下,为县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为创建“中国十大富硒之乡"“中国硒乡”“中国富硒稻米之乡”“全国富硒农业示范基地”“全国富硒产业发展优势区"“贝采·尼乌斯产业奖”等金色品牌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被农业农村部直管的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评为全国先进单位。2024年王加庆同志被农业农村部聘请为“科创中国”富硒农业产业服务团专家。协会主要工作情况:
一、调查了硒资源。2012年一2014年,以钟吉太会长为首的一批老专家牵头邀请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对桃源63%的国土面积进行了硒资源调查,形成了调查报告,证实桃源50%的土壤属富硒土壤,达330万亩,其中大于1㎎/㎏的高硒土壤占3%,有20万亩,全县土壤硒含量平均值达0.73㎎/㎏。
二、研发了硒科技。以颜送贵为代表的老专家从1998年开始进行富硒技术研发,获得专利6个,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7个,形成的64项富硒农业生产技术规程被省质监局发布为湖南省标准。特别是近年来不断创新,又推出了富硒多矿SOD灵芝系列营养产品,被央视评为国货优品。同时帮助创建了“湖南省富硒稻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湖南省富硒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4年在首届中国富硒产业科技年会上桃源获一项优秀成果奖和一项优秀论文奖,这在全国县级是唯一获奖单位。
三、推广了硒技术。以江克平为代表的一批老专家大力推广硒技术,获得了“湖南省富硒稻油轮作高产高效关键栽培技术项目”,2024年成功结项,部分成果被央视17频道专题报道,富硒航聚香丝苗品种试验示范取得阶段性成果。创办了江助农科普三分钟抖音小视频,已播出139期,点击量400余万次,引起了中宣部和新华社的关注,并进行了专题报道。特别是2024年成立了江助农银发人才工作站,受到省市县三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协会老专家还专门实施“2112”科学补硒工程,到农村、到地头、到社区广泛宣传硒文化、硒技术,号召农民朋友自种自养自食富硒产品,达到餐桌补硒,健康生活的目的,引起基层的良好反响。
四、开发了硒产品。近些年来帮助建立了以富硒功能农业加工产业园为核心,以北部稻米、南部茶叶、东部果蔬、西部杂粮、中部油茶为产业集群的“1+5”产业架构,帮助发展了以富硒稻米为龙头,以富硒茶叶和功能油品重点,以富硒蜂蜜、葛根、鸡蛋等为特色的“1+2+N”产品体系,目前已建立产品基地87个,开发产26类,85种,共225款产品,2023年销售收入达到76亿元,我县产品多次参加全国性评奖,获得85项全国性金奖。
五、监管了硒质量。对富硒产业进行了严格的行业监管,对富硒产业基地进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实行专家评审,合格的发放基地牌照,对每批次硒产品进行送检和抽检,保障硒产品硒含量达标,有害物质不超标,由于质量管控到位,湖南省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桃源,并且桃源县是《国家富硒农产品硒含量标准(团体)》(T/CAEA003一2022)、《国家富硒产品认证技术规范(行标)》(RB/T138一2023)的起草单位,王加庆同志为专家组成员。